蒙娜丽莎文学 > 穿越小说 > 晋末长剑 > 第一百十六章 两座城市
第1071章 两座城市
临近年底时,诸府衙的节日气氛愈发浓厚。

打仗么,和南渡士人有关系,但关系又没那么大,正所谓过一天算一天,哪怕明天就要死了,也得先把今天的日子过完。

山玮又一次入宫跑官不但没能成功,还被那个气势日盛的从妹给训斥了一通。

她先苦口婆心地说起丹阳尹之职如何重要,然后再谈及朝中并无合适的官位,总之就一句话:没戏。

自家人知自家事,山玮很清楚,从妹还有一句话没讲:他才具平平,不适合担任台阁重臣,搞不好就为山氏家族带来灾祸。

训斥结束后,山玮就灰溜溜地回到了衙署之中,与一天到晚闲得发慌的杜乂诉苦:“便是降了邵贼,他给的官都比丹阳尹大。”

说话间,小吏们进进出出,捧进一堆堆公函,又取走已经处理完毕的。

难得山公在衙署上直,积攒多日的公务得赶紧处理了,尤其是和军务相关的,免得明天又找不着他人。

事情就是这么离谱,战事都火烧眉毛了,山玮要么想着跑官,要么直接去饮酒作乐,以至于六十万斛军粮、十万支箭矢都拖延了旬日才装船发走。

“你家被抽丁没?”山玮笔走龙蛇,一目十行,飞快地将公函处理完毕,随口问道。

其实,大部分公函都没怎么看,直接就准了。这种处理公务的速度传出去,又要被人吹捧为“能臣”了——我十天不见人影,回来一天就把积压的公务处理完了,任谁都得赞一句“大才”啊。

“抽了一队五十人。”杜乂说道。

“我家抽了百人。”山玮叹道:“送去荆州,不知道能回来几个。”

“府君,荆州到底如何了?”杜乂忍不住问道。

他职级有点低,郡丞又没有具体职掌,难免消息闭塞,于是逮着机会就问。

山玮搁下笔,挥了挥手,让小吏们都退出去,然后说道:“实不相瞒,丧师失地,一塌糊涂。我看最好的结局就是保住江陵,襄阳是丢定了。不过,就算保住了江陵,那也就是一座城而已,城外不知道被祸害成什么样呢。经此一遭,南郡不知要多久才能缓过气来。你没在江陵治产业吧?”

“没有。”杜乂苦笑道。

“没有就好。”山玮说道。

他也不是随便问的,因为有太多关西人南下后去了襄阳、江陵了。襄阳乱起之后,这些人又跑去江陵、武昌。若杜乂在江陵、武昌有产业,山玮一点不奇怪。

“陶士衡其实是个明白人。”山玮又道:“守襄阳就是条死路。让围攻襄阳的邵贼大军南下又如何?十万和二十万有区别吗?人多了也施展不开啊,反倒还有疫病、断粮之忧。朝中有些人啊——”

说到这里,山玮摇头笑了笑,旋又似乎想到了什么,道:“慕容氏已经开始攻打宇文鲜卑了。”

“这么快?”杜乂惊讶道。

“与朝廷无关。他们自己要打。”山玮说道:“十月间就大肆抄掠高句丽,所获颇丰。现在回过头来打宇文氏,高句丽人不敢动的,被打怕了。”

“我看邵……邵贼也不会管宇文氏死活。”杜乂说道。

“难说。”山玮想了想后,笑道:“管他呢,后天备车,随我出城,带你去个好地方。”

“多谢明公提携。”杜乂谄笑道。

山玮哈哈一笑,将手头最后一份公文批完、用印。

许是最后一份了,他稍稍看了看。

吴兴沈氏连吃败仗,请降。

摆出这副姿态后,原本帮着朝廷对付沈氏的江东豪族也停止进兵了,纷纷帮着沈氏求情。

事情就是这么操蛋!朝廷捏着鼻子也要认了。

沈氏为了自赎,将派五千部曲私兵西行,加入荆州战场,为朝廷厮杀。

这场闹剧基本到此为止了。

吴兴沈氏只需交出沈充一家即可,甚至于,很可能只有起兵造反的沈充一个人需要死,其他人都能活命。

当年义兴周氏就是这么处理的,沈氏也不例外。

而有了沈家私兵,再加上顾陆朱张及建邺豪门凑的三千兵,晋廷又可往荆州发送八千兵马,堵住陶侃的嘴,省得他再三番五次要求增兵。

这些兵虽然有一定战斗力,但野战多半很难敌得过邵兵,只能守守城,或者在水师协助下搞些突袭罢了。

“沈家这一关算是过了。”山玮扔下公文,道:“不过,淮浦陈氏留在建邺的族人却没这么好命,他们死定了。最好的结局也是发配交州。”

杜乂有些叹息。

淮浦陈氏举众而降之时,很显然已经放弃留在建邺的族人了。事情比较仓促,没办法安排妥当了。

他只是有点兔死狐悲之感。

对士族来说,战争果然是最大的噩梦。它能让你不体面,无法完全掌控自己的命运。

“淮浦陈氏之事,京中竟无人说情?”杜乂忍不住问道。

“怎么没有?”山玮冷笑道:“不过没用。小家族而已,门路不广,人脉不多,虽说是士族,可比起吴兴沈氏还要惨。”

说完,山玮站起身,突然又有些感慨:“我那从妹也是个狠人。不过她也没办法别人可以降,她降不了。”

“未必。”杜乂心里说了一句。

山皇后如此年轻,若被邵太白掳去,不生几个孩子能脱身?
“走了,先用饭去。”山玮不想干活了,一边走,一边说道:“弘治,我和你说,那个姓马的死了。”

“哪个姓马的?”杜乂快步跟上,问道。

“就是今上生母之夫……”两人声音渐渐远去。

******
晋廷竭尽全力,江东大族也多番支持,腊月间的长江江面上,舟楫林立,船只往来不休。

而地处沔水之滨的襄阳,则好像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般。

进入腊月之后,樊城遭到了两次攻打,但都没什么结果。

荆州幕府参军毛宝手下只剩三千人左右了,士气低落得可以,每个人都明白他们必死无疑了,除非援军前来解围,或者投降梁国。但后者面临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,即他们投降后命运无法掌控,搞不好就被发配到幽州或凉州了,此生再也无法和家人见面。

襄阳城也被攻了一次。

城中还剩六千余兵,但其中约两千人是豪门僮仆或市人,襄阳太守邓岳不太信任他们的忠诚,更不信任他们的战斗力,处于两难之间。

另外,襄阳不是什么大城,事先也没囤积太多物资。军粮撑死吃到二月中旬,或许搜刮百姓余粮还能多坚持一些时日,但在补给和援军送不进来的情况下,又有什么意义呢?无非早死晚死的区别罢了。

这个时候,邓岳借口议事,将那位叫杨覃的幕僚留了下来。

“上下二洄现在驻满了梁兵,你家的宅院、地产怕是要不回来了吧?”与杨覃相对而坐后,邓岳问道。

问话时,不着痕迹地打量着杨覃。

杨覃也是老狐狸了,知道邓岳在试探,于是立刻说道:“覆巢之下,安有完卵。国事至此,天下有识之士无不扼腕叹息,杨氏损失点家业,又算得了什么呢?”

邓岳闻言,一脸敬佩之色,道:“北兵南下,破家者众矣。邵太白行事如此酷烈,想必荆地豪族人人痛恨,定要死战到底。”

杨覃心中一动,道:“府君所言极是。不过,吾闻邵公行事颇有章法,许是未及约束,下面人胡乱施为也不一定。”

邓岳有些沉默。

话说到这里,很多东西其实已经很明了了,两人也对对方的态度有了一定的了解。

杨覃悄悄看了眼邓岳,试探道:“邵兵在城外夸口,攻破了纪南城,抓了南郡陶府君,此事未必为假。如果梁帝愿意……”

话说到最后,有些含糊不清。不过,聪明人就当闻弦歌而知雅意,有些事情无需说得太清楚,稍稍点一下就行了。

邓岳听了,只“唔”了一声,没接茬,但观其神色,显然已经记在心上了。

“君素有才智,可知荆州战局会如何?”邓岳直接挑起了另一个问题。

杨覃胸有成竹,道:“朝廷最多和东吴一样,保住能保住的地方,如沔水以南、长江以北因云梦泽的存在,东吴就固守住了。而也正是因为这些军城的存在,吴人才敢迁都武昌。不过,东吴能保得江陵,国朝不一定。”

“哦?为何这么说?”邓岳颇感兴趣地问道。

“无他,梁帝势在必得耳。”杨覃说道:“纪南城既已失陷,那么梁军定然调集了重兵自当阳南下。由此观之,邵太白非常想得到江陵,决心很大,为此不惜死伤大量兵马,也要强取之。朝廷如今是个什么情形?可未必能在江陵长期耗下去。”

“邵太白欲得江陵作甚?”

“治水军,下建邺。”

邓岳微微颔首。

其实他也是这个看法,因为太明显了。

“主公。”杨覃凑近了身子,低声道:“江陵已然成了两国交兵之所,襄阳会是什么样?可还会有援军来救?”

“若邵太白无法攻取江陵,最终被迫撤兵呢?真那样,纪南、当阳、石城、安陆等地可不一定保得住。”

“即便真从江陵败走,襄阳也是会牢牢捏在手里的。”杨覃说道:“邵太白何等心性,如何甘心南征以来寸土未得?便是豁出老命,也要保住襄阳。主公,其实我等已是弃子了啊,不会有人来救了。”

邓岳这次沉默了很久。

(本章完)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