取过奏疏,只是翻开第一折,刘宗周猛然站直了,高喝道:“陛下手谕!”
众考官瞬间脸色严肃,身体朝着奏疏微躬。
“辛未科举,以第三场策论分数二十五分以上者为基础,三场总分七十分以上者,录取为本场会试贡士。
另,总分一致时,以第三场分数高者为先,若第三场分数一致时,以第三场第四道策论分数高者为先。”
“臣等遵旨!”
众人齐声回应。
而后一人低声问道:“刘总裁,若是第三场分数在二十五分以上,但前两场分数低于三十分,怎么办?”
“一场考经义,二场考基本能力,这两点最基础的都做不好,还当什么官?直接剔除。”
“下官明白了!”
众人迅速散去。
刘宗周将奏疏又小心的放了回去,转头看向众人:“既然陛下已经有了旨意,大家就动起来吧,
先按照陛下的要求,将进士的名单给做出来,其他的可以延后。”
众同考官迅速散去,留下了刘宗周等四名主考官。
四人面面相觑后,刘宗周看向其余三位主考官:“诸位如何看待陛下的这个录取标准?”
“能走到参加会试的地步,第一、第二两场对他们来说几乎没有太大的难度,第三场才是拉开差距的主要所在。
五道策问包含军事、外交、商事、人才选拔与培养等几个方面,这才是重头戏,
很显然,陛下最看重的就是第三场的策论问题,独占五十分就能佐证了。”
“按照崇祯元年武科评分标准,十分的话,六分算是合格,但陛下知道没有人能全懂这五道策问,所以降低了要求,拿五道策问总分对半开。
能拿二十五分,只有两种可能,一种是五道题都懂一些,要么是会其中两道,其他三道懂一点点,勉强得一些分,
无论是哪一种,稍加培养,都可以用上一用。”
“对,第四题是人才的选拔与培养的问题,陛下曾经说过决定战争胜败的不是兵器,而是人,这就说明人的重要性,而胜仗则是需要人才。
同理,做任何事情,人才是最主要的,只要人才多了,提高粮食产量、研究出大威力火器、交通工具、药方等等,大明就能强大起来,就不会惧怕任何外敌。”
“哎,还是陛下看的最为透彻呀!”
……
四人小声的谈论着,也在等待着最终的结果。
两个时辰后,负责造会试录的官员拿着一本册子进了总裁厅:“四位主考大人,崇祯四年辛未金科进士名单已经统计出来了,请过目!”
刘宗周四人顿时精神一震,终于等来了。
“今科会元是谁?”
刘宗周一边说着,一边起身接过接过名册,直接翻到第一页。
当他看到会试第一名的姓名是,整个脸上满是古怪之色。
“咦,竟然会是他!”
刘宗周轻咦了一声。
听着刘宗周的话,韩癀等人也满是疑惑:“起东兄,认识此人?”
“此人很有才华吗?怎么我们都没有听说过?”
“三位阁老,此人一句两句话说不清楚,估摸着一会儿陛下也会问起,到时候再一起陈述吧!”
众人点了点头,随即凑在一起继续翻看名册,一页一页又一页,一个又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出现。
名册再厚,翻的再慢,看的再仔细,终究有看完的一刻。
当众人的目光定格在最后一页的最后的序号时,皆是长长的松了口气。
“会试第一百六十八名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