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嗯!”
崇祯点了点头,看向农业研究院院长宋应星:“宋爱卿,你谈谈第一点吧,院中可有什么计划和想法?”
“是,陛下!”
宋应星起身,走到木板前:“陛下,农业研究院目前分两条路走,
一是在各地寻找高产量但并未受重视的农作物,二是在现有的基础之上提升农作物的产量。
关于第一点,我们倒是发现了一种,那就是乌斯藏的青稞,
这种虽然口感可能不太好,但亩产比较高,且容易饱腹,乌斯藏和西域大面积种植,
四川、甘肃、云南等地可能是乌斯藏那边传过来的,也有种植,但不多,
臣等在总结经验,争取根据生长的环境,在大明适合的地方推广,明年在四川、云南等地推广,
具体以云南沐王府的耕地,以及忠贞侯秦良玉所在的石柱县土司内耕地为主。”
听着这一点,主座上的崇祯点了点头,侧后方侍候的王承恩则是愣了一下,门口的李若涟则是嘴角挂着一丝莫名的笑意。
“口感好不好,这不重要,重要的是能果腹就行!”
崇祯出声了:“既然发现了,那就全力研究,若是有需要,可以和陕西布政使郑崇俭、新任三边总督傅宗龙聊聊,让他们去隔壁的乌斯藏‘请’一些百姓过来指导指导!”
“臣明白!”
宋应星回应后,继续道:“第二项工作是提升产量,现在的水稻、小麦,我们通过不同的粪便混合,已经找到了可以提升小麦产量的农肥,
今年的十亩试验田亩产提高半石左右,但不排除是精耕细作的作用,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的确认。
第二项则是番薯的推广了,现在虽然无法提升亩产,但却是可以提升种薯的利用率。
今年年初,陈副院长就派人去吕宋学习番薯种植经验,我们院中研究的成果还是很不错的,以前种植一亩的种薯,现在可以做到三亩到四亩左右了。
如此以来,就能大范围推广了。
番薯的推广主要在陕西、山西和福建三地为主,目前已经达到了六万顷,因为干旱,亩产四石半左右,明年的目标则是八万顷。
土豆的推广主要是受限于种子,预计明年能达到一万顷左右。”
说到这里,宋应星停顿了片刻,脸色一阵纠结,但很快就继续道:“院中还在开展一项研究,那就是在全国各地寻找稻株高大、稻穗饱满、粒多稻来育种,
将他们种在一起,通过稻花粉的传播,看看能不能培育出一种新的水稻种子,如果能成功,那么亩产至少在三石以上。”
我艹……
崇祯心中吐槽了一下,惊的差点站起来了。
这不就是后世的杂交水稻的培育方法吗?
农业研究院都已经有这种认知了吗?
这要是研究出来,那真的是逆天了,将彻底的改写华夏、乃至全世界的农业历史。
压抑着兴奋,崇祯淡淡道:“这是谁想出来的?”
“陛下,此法是我们根据西汉著名农学家氾胜之在《氾胜之书》中记载「穗选法」改良而来,很有些类似畜牧中的杂交、果木中的嫁接之法。
可惜通过这两年的试验,进展虽然有,但不算太大。”
见宋应星有些泄气,皇帝态度不明朗,一直未出声的火器研究院院长徐光启立刻站了起来:“陛下,关于这件事情,臣有几句话想说,请陛下允许。”
“准!”
崇祯好奇的回应了一句。
徐光启沉声道:“陛下,对于培育种子的事情,宋院长与臣聊过很多次,臣认为此理论上是可行的,理由有三,
其一,氾胜之是西汉著名的农学家,他这本书与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元代王祯的《农书》,称之为三大农书,
如果此法有问题,经历了这么多年,不说删掉此法了,但至少会在书中批注,但现在没有,那就是说明被历代农学家认可的,
至于为什么没有成功,一是这项研究耗费的物力、人力、财力等根本就不是个人能支撑的,二是历代高层不重视。
三是研究是书籍少、对农业的认知不够。
恰恰这三点在现在都不存在,西汉离现在已经一千六七百年了,历朝历代的农书数不胜数,有无数的经验可以借鉴。
陛下和朝廷对农业研究的重视、投入的财力、给予的支持等,都是华夏历朝之最,我们欠缺的是时间而已。
其次,据臣所知,据朕所知三河马就是杂交来的,骡子还是马和驴杂交来的,还有果木的嫁接等,动物都能完成跨品种的杂交,那植物也是可以的。
第三,到目前为止,我们并没有多余的研究方向,既然如此,那不如先做着,
成功则罢了,失败了也是积累了经验,同时也是给后来人排除了一条错误的路。
臣记得,陛下当初对臣和院中的几位主事说过,研究就是在不断的试错中前进,最终结果不一定正确或者满意,但研究过程的发现才是最重要的。
请陛下给农业研究院一些时间。”
“陛下,臣赞同徐院长的想法!”
“陛下,请给农业研究院一些时间!”
徐光启的声音刚落,工业研究院的院长王徵、岐黄研究院的院长张景岳两人站了起来,朝着崇祯躬身。
他们都是搞研究的人,自然是明白这其中的难度,但更知道未来的潜力。
见状,崇祯看着徐光启,轻声道:“徐爱卿,还记得朕送给你们火器研究院十六个字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