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哪三条?”

孔胤植叹息了一声,脸色变化了好一会儿,仿佛在做重大决定一样。

“第一条,放弃衍圣公的称号,放弃孔府大部分、甚至全部家产,遣散大部分弟子,只保留最嫡系的一脉数人,

自此孔府只是朝廷凝聚天下士子的台前之人,一切都听从皇帝的安排,

或许衍圣公的称号还能保留,孔圣光辉还能继续延续!”

“族长,你……”

一人刚要出声反驳,孔胤植摆了摆手:“不要急着反驳,你们想想皇帝为什么要打压我们?”

“无非是忌惮我们孔府对天下士子的号召力!”

“有可能是眼馋我们孔府千年积蓄的家产,如果拿下我们家产,朝廷至少几年内不缺银子,

有了这笔银子,朝廷或许能彻底的恢复生机!”

“有可能是孔府挡住了朝廷的诏令,例如陕西还地于民,最终都绕不开我们,

只有将我们干掉,既能获得大批田地,又能震慑其它世家!”

“或许是稳固皇权,毕竟民间传言皇权不下曲阜,新帝年少,胸中豪情,想拿我们开刀!”

“去年,国子监监生闹事,皇帝想废了太祖给读书人的特权,虽然最终劝阻了,但依旧废除了律法特权,

我估摸着皇帝想彻底的废除,我们也是绕不开的一道坎!”

……

这一刻,大堂内众人充分的体现出了孔圣后人的智慧,利弊分析的清清楚楚。

“大明如此局势,要么一直衰落下去,直到建奴打进山海关,覆灭大明,

要么内部百姓起义,席卷大明,整个大明乱成一锅粥,再现群雄割据的局面,

要么就彻底的打破,不破不立,重塑规则,再续希望!

要么,在衰落中求变革,以变求发展,穷则变,变则通,一通百通,你们觉得如今是哪种?”

众人瞬间想到了最后一种可能。

纵观新帝登基的近一年时间,除掉阉党、更换内阁六部九卿、拔掉八大蝗商和晋王、还地于民、整顿兵政,

无论是哪种,都能看出皇帝在求变,在改革。

尤其是陕西的还地于民,妥妥的利器。

即便朝廷对外败了,陕西八百万百姓会站在皇帝一方,希望分到土地的百姓会站在皇帝一方。

陕西面积何等的大,且易守难攻,大军能迅速进入陕西的通道就那么几个,

诸如东北方的函谷关、东方的潼关、东南的武关、西南的大散关。

守住这几个关口,小股军队进入陕西也只有覆灭的下场。

西安本就是数朝古都,有延绥镇(榆林)、宁夏镇、固原镇、甘肃等四个军镇在手,

面积广土地多、百姓支持、易守难攻,这就等于有了根基,即便是出了问题,也能退守陕西,以待反攻的机会。

如果崇祯听见了孔府众人的议论,他一定会骂一声:娘希匹的,你们是老子肚中的蛔虫吗?

崇祯穿越来时,就有这个打算,改革不成,若是建奴入侵,北京守不住,就去陕西,以图东山再起。

至于说去南方,去他妈的,自挂东南枝都不会去南方。

南方的那群人比建奴更难搞,去了最大的可能就是傀儡,弘光、隆武就说明了问题。

堂内众人脸色很是难看,比在孔府外看着弟子被砍、牌匾被砸还要难看。

如果选择这条路,所有的钱权名利都将与他们无关了。

由俭入奢易,由奢入俭难,即便他们是孔圣后人,学富五车,但这就是人性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