赵庆海和孟迁同时都震惊住了,等于说自掏腰包盖学堂,束脩也免了那么多,这样的话,十里八乡想要读书的孩子也都是能承担得起的。

这个学堂几乎可以说是慈善事业了。

“对,孟先生做山长,这个学堂如何做,都学什么,完全交给孟先生一个人来决定。”

苏晚晚也附和。

她看着这孟先生也不像是循规蹈矩的那种读书人,他最擅长的其实不是孔孟之道,而是机关算数,她也希望她的学堂并不是单纯教那些之乎者也,最好是全面发展。

果然,孟迁听到她这话,眼睛似乎闪过一丝的光亮。

“当真全权由我负责?”

不得不说,他心动了。

他曾经任教过三个书院,其中一家还是京城有名的,但是他不太赞同那些书院的教学理念。

为人学者,读圣贤是基础,但是不可否认,还有很多学子在其他地方有天赋,有人精通数理,有人精通音律,有人甚至奇思妙想制造出一些惊奇小玩意。

可是,书院往往只注重四书五经,扼杀了一些学子的天赋。

就像他,当初求学时,最擅长的只是机关,只不过科考不会考,为了家族使命,他曾放弃研究机关多年,虽然他最后如愿考了状元,可没人知道,他心中郁郁。

最终他也不适应官场,辞官重新捡起他的爱好,独走天涯,按照自己的方式而活。

“自然,就连开设的课程,还有招来的夫子都由您亲自决定。”

苏晚晚似乎猜到了他的心思,已经是笃定他会同意,满脸笑意。

赵庆海摇头,这夫妻真是把住了孟迁的命脉。

啧啧,也好,等这孟兄成了山长,他找他在学堂开设一个农学课程,培养一些农业人才,想来他一定会同意。

“那我考虑考虑。”

孟迁也是有点傲娇的,他觉得不能那么快就答应,显得他多急迫似的。

赵庆海抖了抖八字胡,也不拆穿他。

“行,孟先生考虑好了再说,如今已经进入农闲,我想在村里祠堂那边直接先开设学堂,最主要是先教会作坊的人写字认字,当然,村里的孩子们也可以来听课。”

沈渊已经有打算。

作坊需要识字人才,时间不等人。

没有教书的地方,就先在祠堂的院中,来听课的人可以自带板凳。

最主要的是,他想让作坊的人也学会认字,有天赋的最好学会写字。

不管销售还是供应各个部门,是需要写字做记录的。

孟先生若是得空他可以来教,不得空就让王秀才来教。

赵庆海皱眉:“你那里的人也得读书?”

那些人年龄都大了,愿意来读书?

“读书并不是为了科考,而是明理,我们会抽取部分年轻一些的去学习,不求学的多好,主要就是认字识字,会写。”

苏晚晚回应。

赵庆海若有所思,片刻便点头。

沈渊夫妇的思想,果然不同于常人。

“孟兄,这窝头好吃不?红薯好吃吗?沈家的饭好吃不?”

赵庆海贼兮兮地看向了孟迁。

孟迁刚咬了一口窝头,这下子不知道该不该咽。

狠狠地瞪了一眼赵庆海,孟迁最终还是咽了下去。

吃人嘴软,罢了,就应了吧。

一桩心事又谈成,沈渊和苏晚晚立马又找到了林毅和沈肃,让他们明日再派人去祠堂打扫一下,顺便去找里正说了一声。

回到家里,夫妻二人又商量了建造学堂的地点及规模,决定在自家山脚下那一片荒地建造。

温馨提示:方向键左右(← →)前后翻页,上下(↑ ↓)上下滚用, 回车键:返回列表

上一章|返回目录|下一章